
宁愿销毁也不卖给我国现在又想让我国买专家: 白送我们都不要
说起航母这事儿,总让人联想到大国实力的象征,可背后的故事往往充满曲折。英国作为曾经的海上霸主,如今却在处理旧舰时露出犹豫,中国海军的崛起则像一股稳健的力量,逐步打破外部封锁。
英国海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那时候他们的舰队几乎掌控全球海洋。二战期间,英国拥有近百艘航空母舰,这些舰艇从轻型到重型,涵盖各种吨位和功能,支持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作战行动。
战后情况变了,殖民地陆续独立,经济压力增大,加上战争消耗,海军规模大幅缩减。许多造舰计划被迫终止,老旧舰艇开始退役或出售,其中就包括无敌级系列的三艘两万吨级常规动力航母。
无敌号作为首舰,在1973年于维克斯船厂开工,1977年下水,1980年正式服役。它在1982年的福克兰群岛冲突中发挥关键作用,搭载海鹞战机,提供空中支援,帮助英国夺回控制权。
到2005年,由于国防预算紧缩,这艘舰提前半年停用,2010年英国国防部决定拍卖,以筹集资金。当时全球买家蜂拥而至,因为研究这样的舰艇能获取七十年代的造船技术,比如焊接工艺和甲板布局。
中国海军那时正处于起步阶段,早年缺乏大型舰艇经验。1985年从澳大利亚购入墨尔本号,这艘四万吨级旧舰虽已过时,但提供了初步参考,比如斜角甲板设计和蒸汽弹射器机制。
后来,中国转向更大目标,1998年通过香港企业以两千万美元从乌克兰购得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这艘舰原本是苏联库兹涅佐夫级的姐妹舰,1985年开工,1988年下水,但苏联解体后闲置在黑海船厂。
购入过程并不顺利,美国等国施加压力,要求拆除关键部件,最终舰体像个空壳一样交付。运输从2000年开始,本该两个多月完成,却因土耳其拦截博斯普鲁斯海峡而拖延十六个月,他们以体积过大影响航道为由阻拦。
中国提供巨额保证金后才通过,途中希腊提供援助,避免进一步延误。埃及拒绝苏伊士运河通行,迫使绕行好望角和马六甲海峡,2002年3月抵达大连船厂。这段经历凸显外部干扰,但也坚定了中国自主发展的决心。
瓦良格号到港后,工程师立即启动修复,安装国产引擎、雷达和拦阻装置。2011年8月进行首次海试,多次往返黄海调整平衡,2012年9月正式命名为辽宁号,舷号16,交付海军使用。这标志着中国从依赖进口转向自研基础,后续山东号和福建号相继服役,海军实力跃升全球前列。
英国的衰退与中国崛起形成对比,前者拍卖旧舰,后者则通过逆境积累经验。其实,这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英国的昔日荣光在经济压力下渐行渐远,而中国则一步步夯实基础。
拍卖无敌号时,英国选择将它卖给土耳其拆解厂,而不是让技术外流。这反映出当时国际环境,中国发展速度让一些国家警觉,他们通过各种手段限制。无敌号最终被拆成废铁,土耳其未能从中获益,这事说白了,就是英国宁愿损失也不愿助长潜在对手。
2011年1月,无敌号拍卖吸引了全球注意,中国商人林建邦通过英国公司出价500万英镑,计划转为国际学校,这在所有报价中最高。英国最初发出中标通知,但议会成员很快介入,反对交易,强调技术敏感性。最终,英国以较低价格280万英镑迅速转售给土耳其的拆解公司,那艘舰被拖到伊兹密尔,逐步拆解成金属废料。
这一决定背后有国际压力,美国关切避免先进设计扩散,英国国防部在会议中讨论后取消交易。中国代表多次联系无果,这事充分说明了当时对华技术封锁的力度。土耳其接收后尝试分析,但未能提取核心技术,整个过程只是回收材料,没有实质进展。英国的举动显示出明确意图,避免任何可能的技术转移。
几年后,英国启动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项目,需要大型起重设备。2011年,他们从中国上海振华重工购入一千吨级龙门式起重机,价格约1220万英镑。这台设备高68米,跨度120米,用于组装舰体巨型模块,比如吊起数百吨钢板拼接舰桥和甲板。没有它,建造两艘六万吨级航母的进度会严重滞后。
起重机从上海运抵苏格兰罗斯西斯船厂,组装历时数月,2014年伊丽莎白女王号下水,2017年服役,姊妹舰王子号紧随其后。
中国海军同期推进自主发展,辽宁号改造涉及添加国产系统,山东号2013年开工,2017年下水,2019年入役,舷号17,成为首艘纯国产航母。福建号2015年启动,2022年下水,采用电磁弹射,吨位达八万吨级,这些进步源于早期研究旧舰积累的经验。
英国购入起重机时,合同规定使用范围,但后续处理显示他们依赖中国制造来完成项目。这与先前拒售旧舰形成鲜明对比,早年不愿卖航母,现在却求购关键设备。其实,这反映出技术领域的现实,英国造船能力虽强,但某些重型机械仍需外部支持。中国振华重工的龙门吊全球领先,能吊起千吨重物,精度高,稳定性好,英国选择它也算务实。
拍卖失败没打击中国,反而加速自力更生。辽宁号服役后,舰队演习中战机起降有序,标志从学习到创新的转变。英国QE级完工后,起重机一度闲置,2017年列入出售清单,广告强调规格,但买家细节未公开。期间,中国海军三艘航母形成编队,实力进入世界前三,这段历程突出坚持的重要性,外部阻挠只能激发内在动力。
说起来,英国的决定虽有战略考量,但也暴露了短视。拒售旧舰是为了防技术外流,可几年后自己求助中国设备,这不免让人觉得前后不一。中国通过瓦良格改造,掌握了航母建造全流程,从船壳到系统集成,全靠本土力量。山东号和福建号的相继服役,证明了这种路径的正确性。国际环境中,美国影响拍卖,但中国绕过限制,逐步建立自信。
英国完成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后,龙门起重机留在罗斯西斯船厂,2017年广告显示设备完好,试图出售,但未见明确转售记录。有些报道提到潜在买家包括印度,价格高达2.6亿美元,但这缺乏权威确认,更多像是传闻。无论如何,英国依赖进口设备建成航母,却在服役后频发问题。
伊丽莎白女王号2017年服役,2019年内部泄漏导致洪水涌入舱室,维修数周。2022年,王子号螺旋桨轴故障,延误部署。2024年2月,伊丽莎白女王号星舷螺旋桨耦合问题,无法领衔北约演习,姊妹舰替换出航。2025年,又曝热水系统故障,持续数月影响船员生活。这些机械问题反复出现,暴露设计或维护短板。
中国专家评估此类二手设备,指出国产能力已覆盖大型起重领域,即使免费提供也无意接受。中国海军拥有辽宁、山东和福建号,舰队在太平洋演练有序,实力稳居全球前列。自研龙门吊如振华的万吨级产品,性能不逊色,甚至更先进,不需依赖旧货。
英国航母的故障频发,与早期拒售旧舰的傲慢形成对比。他们宁愿拆解无敌号,也不愿让中国获益,如今却面临自身技术瓶颈。中国则通过逆境崛起,航母编队从一艘到三艘,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段历史提醒,技术封锁终究挡不住决心,合作与竞争中,谁更注重长远,谁就占上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佛山5200只“灭蚊鱼”上岗,应对基孔肯雅热:不挑食、一天灭蚊438只
6名大学生溺亡的致命140分钟:从坠落浮选槽到被救出,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上海自动驾驶实训场建设成果发布 全新“绝影开悟”世界模型亮相WAIC 2025
你会买吗 亚马逊38000元出售微星十年前散热器!比原价高10000%
海尔推出追光 H1 洗地机:20000Pa 吸力+绿光显尘,2099 元
输入店铺信息,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
*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