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指重返3500点!这些方向开始领跑
沪指突破3500点后市场信心有望进一步提振,叠加7月政治局会议可能释放的政策信号,资金或围绕业绩与政策双主线展开布局。
A股在震荡中攀升,沪指时隔8个月重返3500点,午盘收于3507.69点,涨幅0.29%;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36%、0.8%;科创50指数小幅下挫0.35%,收于988.5点。市场交投活跃,半日成交额达9691.57亿元,但尚未形成普涨格局。
相比之下,港股市场整体承压,恒生指数下跌0.74%至23970.39点,恒生科技指数显著下挫1.14%至5265.26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同步走低0.76%。半日成交1223.85亿港元,量能相对不足,反映外部因素对港股影响更为显著。
涨幅前五的行业为农林牧渔(1.19%)、传媒、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和商贸零售。其中,农林牧渔的领涨体现农业类资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关注度提升;传媒的强势与暑期档影视活动升温直接相关,叠加AI应用题材异动(如ChatGPT测试“一起学习”模式带动教育工具预期)进一步提振板块;食品饮料受益于消费复苏预期,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0.1%、核心CPI回升至0.7%的消费数据为其提供支撑;电力设备的温和上涨则与新能源基建的政策利好及市场对其景气度的乐观判断有关;商贸零售的上行则映射线下消费回暖趋势。
跌幅前五的行业集中在电子、钢铁、基础化工、有色金属(下跌1.48%)及存储芯片相关领域。有色金属的调整与美国拟对铜加征50%关税的消息直接关联,纽约期铜当日直线%的波动加剧了市场对行业周期性调整的担忧;存储芯片板块回调则因部分个股业绩预期分化,资金短期获利了结。
涨幅前三的行业为医疗保健业(0.72%)、工业(0.35%)、能源业(0.25%),其中医疗保健业的上涨与创新药概念活跃相关——尽管美国拟对药品加征高达200%关税,但市场普遍认为此类政策更可能是谈判筹码,实际执行概率低,叠加国内创新药BD交易加速的预期(中信建投指出未来2-3年或有更多全球上市项目),推动板块上行;工业板块的温和表现或受“反内卷”政策对建筑材料行业的影响及二手挖机出口带动的机械设备复苏预期支撑。
跌幅前三的行业为原材料业(2.29%)、资讯科技业(1.59%)、地产建筑业(0.85%)。原材料业的下挫与美国关税政策直接相关,有色金属指数当日下跌2.50%;资讯科技业的承压则延续了全球科技行业供需失衡的问题,叠加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网易、华虹半导体等龙头股的调整;地产建筑业的走弱或与部分成分股(如恒基地产、恒隆地产)的个股波动有关。
当前市场特征可概括为:A股呈现结构性行情,消费(食品饮料、商贸零售)与部分科技(AI应用、创新药)板块表现较优,政策导向型(托育服务、零碳园区)及中报绩优方向受资金青睐;港股则更多受外部环境(如美国关税、全球科技周期)影响,科技与原材料板块压力较大。
短期来看,市场热点集中于政策驱动(如七部门托育服务文件带动相关概念股普涨)、行业景气度改善(暑期档影视、创新药BD交易)及中报业绩线(绩优公司持续受追捧);中期维度,泛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仍具备政策支持与全球技术创新红利,新消费(受益于促消费政策与CPI回升)和有色金属(周期属性叠加全球供应链重构)有望在政策落地与供需关系修复中迎来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沪指突破3500点后市场信心有望进一步提振,叠加7月政治局会议可能释放的政策信号,资金或围绕业绩与政策双主线展开布局。
输入店铺信息,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
*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